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杂谈

安阳市北关区:六防六促护万家安宁

时间:2023-08-22 来源:安阳热线-

  近年来,北关区政法委紧紧围绕“五谷丰登北关”“法治北关”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深化人民调解工作网格、队伍、流程、机制建设,着力打造网格覆盖面积普遍、队伍能力突出、流程规范完善、机制运转高效的人民调解工作格局。

  “纵向+横向” 聚力调停网络建设

  纵向上,加强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工作统筹,重点在调停业务指导、调解人员培训、重点案件攻坚等方面发力,促进全区人民调解工作协商有序开展;强化10个乡镇(街道)调委会的属地责任,确保在乡镇(街道)以下层面构建矛盾纠纷90%以上就地消弭,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五谷丰登不事发、服务不缺位”;发挥112个村(社区)调委会的前哨起到,及时就地排查化解小微纠纷,向上预警转报有可能升级的重大纠纷,让各类矛盾纠纷都能从源头构建有序分流。

  纵向上,按照行业领域的矛盾纠纷分布特点,在区法院成立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化解涉诉纠纷,在7个公安派出所设立人民调解室化解治安纠纷,在区妇联、交通警察大队设立行业性、专业性调停组织化解行业纠纷、家事等民事纠纷,实现各行业领域矛盾纠纷的及时“截击”消弭。2021年,全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总计调停顺利1621件,奖补派发总计117550元。

  “专业+培训” 聚力调停队伍优化

  在调停的组织队伍上,开展一村一法官、一村一警、一村一检察官、一村一律工作。每个社区(村)分包联系的三官一律要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协调下,团结一致积极开展工作,构成工作合力,全面提高公众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成立由村党组织负责人联合,包在村干部、两委成员、调解员、网格员等为成员的调解小组,并将调解员展开备案动态化管理,使“有纠纷、找调停”成为群众共识;建立村(社区)老书记、杨家党员、退休老干部等乡贤能人型“五老”调解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重点积极开展邻里纠纷、家事纠纷等群众性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也为“六防六胆”专项行动打下坚实基础,“六以防六促”行动以来北关区成功调解纠纷19起,有力有效地的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在调解员培训上,以《民法典》为法律基础,邀请法官、调解专家、优秀调解员、律师等进行宣讲教学,围绕征地征地、老人奉养、婚姻家庭等热点矛盾纠纷,通过交流研讨、以案释法等提高调解员实务能力;建立“传帮带”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小平调解室”“霞姐调停室”品牌效应和调解专家的辐射效应,对年长调解员“手把手”传送“调解经”和调解技巧,加强实战性指导。

  “线上+线下” 聚力调停流程规范

  “线上”,相结合“智慧北关”、“2912340北关社情民意调查电话”申请调解并随时查阅工作进度。“线下”,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大力推行网格化排查新模式,实施“一格一员、人人有责”纠纷化解制度,无法自行处置的纠纷,及时报送上级网格不予化解;对“线上”受理的矛盾纠纷,明确具体负责人,必要时成立调解工作专班,实现矛盾纠纷“线上受理,线下消弭”全过程掌控、闭合式管理。

  “联动+闭环” 聚力调解机制健全

  加强与法院、公安、信访、人社等部门的工作同步,构建“衔接、会办、消弭、会晤”为一体的全流程工作闭环。完备衔接机制,创建诉调、公调、访调等工作制度和空战工作阵地,推展诉调、公调、访调高效衔接;完善会办机制,针对调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涉及专业性、政策性问题,及时协商涉及部门出具权威意见,确保问题快速协调处置、有效消弭;完善化解机制,对归属于职责范围内的纠纷及时予以化解;完备会晤机制,经会晤失望的,不予登记并建立调解卷宗,推展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调解协议。(区政法委)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上一篇:安阳市纪委监委2021年工作亮点回顾 上一篇:关于安阳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搬迁至安阳县便民服务中心一楼的公告

您可能也感兴趣: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