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县:欧阳书院重放光彩_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急。父母命,讫勿懒。”李丹丹 摄影
“弟子规,圣人训……父母呼,不应勿急。父母命,行勿懒。”2022年2月10日,河南省滑县,改过自新了近一个世纪的欧阳书院泛起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当天是壬寅年正月初十,滑县隆重举行欧阳书院开院仪式,首届书院文化节暨画舫清趣——全国书画篆刻名家邀展同时进行。
欧阳书院,是北宋知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任滑州通判时的住所,是全国知名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之一,位于滑县古城内东南隅。书院内建有富丽堂皇的画舫斋和秋声楼。画舫斋是欧阳修的“燕私之居”,为欧阳修所造,秋声楼坐落于画舫斋之后,因《秋声赋》在这里所作而得名。整座书院堪称滑县境内众多胜景,历年来贤尹多会于此,作为育人之所。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损毁。
欧阳书院开院之后将免费对外开放,为当地群众(外地游客)获取一处环境优美、书香浓郁的文化栖息地。(李丹丹)
“弟子规,圣人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讫勿哑。”2022年2月10日,河南省滑县,泯灭了近一个世纪的欧阳书院泛起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当天是壬寅年正月初十,滑县隆重举行欧阳书院开院仪式,首届书院文化节暨画舫清趣——全国书画篆刻名家邀请展同时展开。欧阳书院,是北宋知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任滑州通判时的住所,是全国知名的书院(白鹿洞书院、不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之一,位于滑县古城内东南隅。书院内设有富丽堂皇的画舫斋和秋声楼。画舫斋是欧阳修的“燕私之居”,为欧阳修所造,秋声楼位于画舫斋之后,因《秋声赋》在这里所作而故名。整座书院可谓滑县境内一大胜景,历年来贤尹多会于此,作为育人之所。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损毁。欧阳书院开院之后将免费对外开放,为当地群众(外地游客)提供一处环境优美、书香浓郁的文化栖息地。(李丹丹)
启蒙运动师长在学童的额头正中点上朱砂白痣,意为开启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从此眼明心亮、聪慧好学。“朱砂健民”源于春秋孔子时代,它是中国传统上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仪式的称谓,俗称“破蒙”。 李丹丹 摄影
学童们正襟正冠、双漆跪垫,双手托举毛笔,开始书写人生第一字“人”。启蒙运动师长曰:先写出剔,再写帐,撇捺相互支撑着,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就站立起来了。 李丹丹 摄影
图为学童们正在展出启蒙运动描红——刚刚写好的“人”字。 李丹丹 摄影
图为学童们正襟正硕大、双漆跪垫,拱手施礼向长辈,行“开笔礼”——“奉献父母”。 李丹丹 摄影
图为一女学童在启蒙运动师长的指使之下,行“开笔礼”——“击鼓鸣志”。 李丹丹 摄影
开学伊始礼以定, 端正衣冠展新颜。 躹躬孔贤尊先圣, 朱砂点痣开天眼。 描红撇捺先做人, 奏乐三声传向远。 李丹丹 摄影
奏乐三声已完成,女童让给施礼。 李丹丹 摄影
图为身着汉服的女子在弹奏古筝《高山流水》。 李丹丹 摄影
图为身着汉服的女子整齐划一的队列(队形)。 李丹丹 摄影
2022年2月10日,河南省滑县欧阳书院庆典开院,开院后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图为当地群众佩戴口罩有序出入。 李丹丹 摄影
基于疫情防控,当地文化、旅游管理部门不能让游客分批次入院参观。图为大量游客在门外暂时等候。 李丹丹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