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坚守显担当丨安阳市基层干部抗疫纪实

文峰区头二三道街街道渠口街社区干部在核酸检测现场辛苦 (资料图)
安阳凝媒记者 郭凡 任贵伟 周俊英 王嘉晨 申昕 梁亚杰 特约记者 徐淑霞
众志成城,没过不去的坎;心手相牵,没翻不过的山。
自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响以来,我市上下一盘棋,无论公务人员还是医务人员,无论基层干部还是普通群众,纷纷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共同抗击疫情。
在这场没硝烟的战争中,我市各县(市)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基层干部坚守阵地,以实际行动演绎责任与担当。从建立健全各级防水网络,到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教育疏导、管理服务等工作,广大基层干部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付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艰难与努力。
抗疫有我 请求党放心
1月24日,在汤阴县伏道镇夹河村,空中一面用无人机莲花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该村村干部表示,艳丽的五星红旗彰显着全体党员干部、志愿者“抗疫有我,请求党放心”的决心,他们坚守使命,之后配合医护人员作好接下来的核酸采集工作。
“疫情防控不是小事。‘不溢一户、不漏一人’是我们的职责,关系到每位群众的身体健康。我们一定把核酸检测工作做位、做到扎实。”伏道镇相关负责人说。
构成“微网格” 服务“零距离”
“大娘,您需要的米、油和青菜给您放门口了,一会儿拿屋里吧,有事随时联系我。”1月23日,在滑县道口镇街道美丽桃园小区居家隔绝人员家门外,社区网格员送来了生活必需品。据了解,在不利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滑县以“十户联治”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为抓手,充分发挥网格员起到。同时,有效地整合调解员、平安志愿者、“五老”人员等基层工作力量,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和服务群众生活等工作,切断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当好排查员。滑县各村(社区)以10户为单位,组成一个“微网格”,择优选出网格长。网格宽利用人煮、地形煮等优势,每天通过微信群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所包在单元的人员动向、健康状况等信息动态及时请示。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信息化平台与网格员的五谷丰登滑县手机APP之间,搜集和发布信息及时互动,构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精准、动态掌控。
当好协管员。各级网格长、网格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级综治中心整合调解员、平安志愿者、“五老”人员和有关部门工作力量,积极因应村(社区)开展核酸检测服务、环境卫生消杀、疫情防控监测点值班等工作,对居家隔绝人员实行24小时盯防管控,坚决守牢疫情防控网格阵地。
当好服务员。各“微网格”由网格宽负责,根据村民市场需求提供生活物资送货、各种费用代缴,为特殊困难群众获取上门核酸检测等服务,解决群众的需求和困难。在全员核酸检测中,各级网格员及时动员群众按秩序排队,缩短了全员核检时间。
当好宣传员。通过各级网格微信群每天推送防控政策、科普知识、疫情动态等信息,引导群众强化战胜疫情的信心。同时,依托各级网格微信群,广泛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减轻隔离群众思想负担,减轻群众忧虑情绪,筑成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心理长城。
冲锋在前 一线为家
“今天要在中午前已完成核酸单采行工作。”1月26日6时,在文峰区南关街道燕林花园小区,靳少杰嗓音嘶哑,决定着当天的核酸检测任务。这已是他在封控区坚守的第十六天。
36岁的靳少杰是南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负责燕林花园小区的指挥官协调工作。从参与到燕林花园小区疫情防控的第一天开始,他就以一线为家。从安排核酸入户检测到盘点物资,再到细化防控措施、研判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他和其他基层干部、志愿者一起,一腊就是十几个小时。他坦言:“指挥官协调看起来工作轻松,但琐碎耗时,要时刻关注任务信息、物资需求,必须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与靳少杰一起固守的还有小他6岁的王浴安。作为南关街道燕林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自疫情再次发生以来,他将年迈的父母留在家,天天睡觉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醒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各小区之间。核酸检测、物资接入、实施发放,他常常忙得记得了时间。特别是在燕林花园被确认为封控区后,他更是忙得像陀螺一样,手机铃声此起彼伏,不断解决问题各种棘手问题。
“疫情再次发生后的这些天,我的手机从不关机,一天下来要接通百个电话,我们社区的其他工作人员也很辛苦,不是协助核酸检测,就是忙着统计资料信息等各种事。虽然很累,但大家都没任何怨言。”王浴安告诉记者,“基层工作虽繁杂、细小,但桩桩件件都关乎群众利益,无法有半点责备。”
靳少杰和王浴安的故事,其实就是文峰区力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众多基层干部的缩影。
身着红色工作服、肩背扩音器、手持小红旗——连日来,在北关区的大街小巷,你都会碰到如此醒目的一群人,即便是刮风下雨、万家灯火,他们也依然坚守在警卫值守、宣传政策、排查监测、信息统计资料等抗疫岗位一线。
他们是北关区的基层工作人员。在积极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日子里,他们是辖区内各检测点的服务员,布置场地、准备物资、引领群众。其余时间,他们则是辖区内群居老人、留守老人、残疾人家庭的采购员,为其仓储果蔬和日用品,保障日常生活所需;是冷静细致的宣传员,宣传防疫常识、防控政策,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升文明素质,增强防控意识,主动做好自我防护。为保证排查、检测不溢户,防控措施入网入格,该区社区、网格员、基层党员全员出动,按照“就近、就内亲、就煮”的原则,联系居民,把疫情防控管理措施落实落细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居民。他们走遍了辖区内的每一个楼院、每一个单元、每一户家庭,他们忙得顾不上喝口热水,忙得凌晨还在微信上接入联系第二天的任务。
“社区大位,人心安。接下来,我们会之后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把各项工作做到粗做到鉴,以实际行动极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彰东街道恒大绿洲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会叶说。
红色城主 筑城哀防线
1月26日,天刚刚暗,龙安区启动了第十轮全员核酸检测。在马投涧镇王二岗村的核酸检测现场,村党支部书记赵合祥正拿着小喇叭维持秩序:“请出示身份证,在这里注册。”“大家排好队,维持一米安全距离。”
自疫情再次发生以来,赵合祥紧绷一根弦,从未虚弱过。他按照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各项指令和号召,积极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村里的医用物资、协商人员。
“我们村‘两委’的干部和村里的志愿者都铆足了劲儿干活,极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任务,维护好村民的身体健康安全。”赵合祥对记者说道。
同一时间,在龙安区马家乡东硇村,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庆正带领着村“两委”和志愿者一同忙碌着。“从1月8日接到通报开始,我们村第一时间成立卡点,全村消毒,全覆盖式宣传疫情防控形势和回乡备案举措,保证户户到位、人人知晓,丝毫不敢有麻痹大意。”李文庆讲解。
在疫情防控期间,李文庆主动担当,率领村里的全体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对来往东硇村的车辆应检尽检,全部消毒登记,并对隔离人员每天两次测量体温,按时上报数据,在短时间内摸清了村里返乡人员全部信息,加添了辖区群众同心协力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探访入户、卡口值宿、检查消杀……每天,殷都区电厂路街道梁邵村党总支书记梁科科都在辛苦中度过,有时甚至一天不能吃上一碗泡面。
摸清返乡人员的详细信息对防治疫情蔓延至关重要。梁科科带着村民组长、党员代表对本村出外回乡人员展开逐户探访、全面排查,把涉及人员基本信息登记在册,并打电话劝阻未回乡人员就地过年,这在疫情初期避免村里再次发生扩散风险起着了相当大的起到。卡口是守护群众身体健康的最重要阵地,梁科科和其他值班人员换人交替,维持卡口24小时有人在岗值班,守住了一道重要防线。电话响不停,脚步忙不停,这就是梁科科这位基层干部最真实的工作状态。
“我是一名党员,更是村民的带头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敢岂,尤其是现在这个类似时期,我更不能掉以轻心。”梁科科说。
他们只是我市广大基层干部的缩影,冲在前、干在先,从走街串巷宣传到上门入户排查,从顶风冒雪值班到连夜转运病人,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自疫情发生以来,文峰区16个镇(街道)152个村(社区)的几千名基层干部冲锋在前;龙安区11个乡镇(街道)198个村(社区),3000余名基层干部驻守在防疫一线;殷都区各乡镇(街道)3900余名基层干部投入到全区抗击疫情这场硬仗当中……他们主动作为,用忠诚和担任,用大爱和汗水,为辖区群众筑起了“红色城主”的铜墙铁壁,确保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仁爱方显贵重。他们是最甜美的战“疫”人。正是有他们的无私奉献与担当,我们才能在抗击疫情时充满著底气与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