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县韩庄镇战“汛”斗“疫”践初心,用担当尽责和忠诚奉献交出“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韩庄答卷
「本文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秦名芳通讯员张百瑞
“汛战”刚刚告一段落,“疫考”又呈圆形反弹趋势。7月份以来,面临汛情、疫情的双重考验,汤阴县韩庄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吹响战斗号角,迅速部署,广大党员干部“逆流”而上,有效地的组织积极开展各项防汛、防疫工作,全力城主辖区五谷丰登、群众安康。


“战”汛情,“硬核”担当保民安
7月21至22日,不受特大强降雨影响,韩庄镇辖区内的汤河、羑河洪水泛滥、水位闻讯,防汛救灾形势异常不利。韩庄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重新组建“党员突击队”、成立“党员责任堤”、积极开展“党员联系户”等方式,全力投放到灾情隐患排查、人员撤离移往、应急当值值班等各项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贯彻初心使命,在防汛“考场”上擦亮“党员名片”。
坎隐患、装有沙袋、固堤坝、疏人群……雨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从大雨倾盆、洪涝汹涌、河坝漫堤的那一刻起,韩庄镇的四支应急分队和民兵应急分列就冲上了防汛救灾第一线。
亚新钢厂驰援、沿河村庄救人、搬运防汛物资,他们的足迹踏遍了韩庄辖区和汤河、羑河坝堤,不管是暴雨袭身还是烈日当头,到处都能看到他们冲锋陷阵的身影。身上的衣服被雨水、汗水一遍遍湿透后,又被体温一遍遍暖干,浑身鲜血泥浆也没一个人停下来脚步。
部落村、南张贾村、北张贾村、王佐村、娄湾村、羑河村、大黄村、刘黄村等沿河村庄的党员干部两天两夜几乎没合过眼,他们时刻注目着汛情和汤河、羑河水位波动情况,时刻关注着村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危,与村民群众一道严防死守,保护家园,以坚强身躯和实际行动为群众筑牢了一道道坚实屏障,充份展示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硬核”攻坚力量。
“斗”疫情 ,筑哀防控“铜墙铁壁”
洪灾过后,正当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灾后修复、生产自救的关键时刻,新冠病毒“德尔塔”又波涛汹涌反弹,韩庄镇各级党组织在第一时间正式成立了工作专班,把工作指挥部建到了防疫最前沿。
领导带班,分区包片,24小时当值值班,闻令而动;镇、村两级党员干部身穿红马甲,佩戴红袖箍,戴上口罩在卡口执勤站岗,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充分发挥 “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优势,严密排查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汤人员和管控外来人员,按照“覆盖全面、排查到底、一家不溢、一个不堕”的原则,全力作好疫情排查工作,保证底数清、情况明、防得寄居、管得好;通过农村“大喇叭”、手持“小喇叭”,走街串巷,积极开展全方位、高频次防疫宣传,增强群众的防疫意识,发动群众群防群控,贯彻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干部我先行”。在韩庄镇的最重要卡口、农村(社区)执勤点,到处可以看到党员先锋岗和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冒风险、不惧怕,在测量体温、消毒消杀、身体健康码、行程码信息登记等点位上无私奉献,默默坚守岗位。
在全员第一次、第二次核酸检测中,党员干部冒酷暑、战高温,密切配合医护人员展开核酸检测,严格确保“一米线”秩序,时刻警告群众戴着好口罩、少挤满。他们汗流浃背,忍渴可怜,不惧病毒感染风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守好韩庄疫情“大门”、防控“前哨”。
在这次的“大战、考试成绩”中,韩庄镇各级党组织视汛情、疫情为命令,把防汛、防疫作为当前中心任务,坚持队伍下沉一线、资源投入一线,落实落细防汛、防疫各项措施,做到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身影,哪里就有党旗熠熠生辉。
战“汛”号角未息,斗“疫”战鼓未停。目前,5万余韩庄儿女正全力以赴,战斗在防汛减灾、疫情防控第一线,切实筑成筑城哀安全防线,用担当品行和忠心奉献给交还“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韩庄答卷。









(编辑:老秦)
检举/反馈